今年應該是我有史以來影展看最多的一年。上半年的國民戲院-關於電影的電影台北電影節、九月的國民戲院-身體與靈魂、十一月的金馬影展(破記錄的兩個禮拜看15部),稍稍喘口氣然後又緊接著的、重量級的瑞典已故導演-英格瑪.柏格曼(Ingmar Bergman)影展,唉呀能怎麼辦呢?跟它拼了!

柏格曼的作品全盛時期約在50~60(黑白片)年代,尤其擅長兩性/婚姻關係、宗教與死亡這類的議題。並且毫不避諱地,將他自己的婚姻、情事(連到官網去看片單介紹即可知道他豐富的情史)、對死亡的恐懼,將之投射在作品中反覆探討。如此的掏心掏肺,以致於我們在觀影的同時,也不自覺地下意識地去檢視自己的內心,儘管是不美好不願面對的部份。影展手冊上是這麼介紹的:

柏格曼-電影史上最深邃的心靈散步。
他的觀眾企圖共同擁有無法共同擁有的,分享無法分享的私密性。
這種誘惑與抗拒間的來回擺盪,無論是在影片的形式或觀賞經驗,都是柏格曼影片最令人著迷的神采。

幾天前我看了【芬妮與亞歷山大】,真可說是幾近完美的典範。這部作品充滿詩意,有文學的風采,不著痕跡的幽默;對人性的良善與險惡不斷地辯證,雖然有些偏向哲學的對話有看沒有懂,至少在長達三小時的時間裡(有些人已昏睡過去)我一直都清醒著,且深深陷入如畫般優美的影像當中。

實在太幸運了,我竟然有機會看到柏格曼的大螢幕放映!

以下就是我的片單啦。(文字介紹皆出自國民戲院官網http://www.twfilm.org/bergman/


Monika
莫妮卡︱Summer with Monika︱Sommaren med Monika(中文︱英文片名︱瑞典片名)
Ingmar Bergman︱Sweden︱1953︱Swedish︱B&W︱35mm︱97min
「它是如此貼近我心,這也是我永遠都樂意再看一次的電影」。雖然算不上是柏格曼最經典的作品,但無論是拍攝的經過或成果,都讓大師感到極為享受也極為滿意。故事似乎接續著前作《女人的秘密》最後,那對小艇上私奔的熱戀男女,描述一對在工作與家庭都受到壓抑挫折的青春情侶:哈利與莫妮卡,在相識的那個夏日裡,駕著小船、沿著河流,擺脫一切羈絆,逃到杳無人跡的世外桃源,盡情享受無憂無慮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但當夏天逝去,莫妮卡懷了孕,兩人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裡,才發現愛情與自由,只是一時的幻影...

《莫妮卡》或許也是柏格曼早期作品中,在當時最有名氣也最多人看過的一部,這應該歸功於女主角荷莉葉安德森(Harriet Andersson)(大師盛讚為影史少見的奇才,她當時也成為大師的情人)多場毫不忸怩的袒露演出,美國發行商甚至取了個引人遐想的英文片名《不良少女莫妮卡》(Monika, the Story of a Bad Girl),並在汽車電影院巡映來吸引票房。

此外,楚浮也是這部電影的迷戀者,在他一鳴驚人的處女作《四百擊》(Les Quatre cents coups)中,逃家男孩在電影院外偷走的,就是《莫妮卡》中荷莉葉的海報,而電影的最後畫面,也被認為是取法自《莫妮卡》中,荷莉葉對著鏡頭毫不羞怯的大膽注視。
註:這位莫妮卡呀,有在【芬妮與亞歷山大】客串一角喔,只不過隔了將近三十年....



第七封印
第七封印︱The Seventh Seal︱Det sjunde inseglet
Ingmar Bergman︱Sweden︱1957︱Swedish/Latin︱B&W︱35mm︱95min
1957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
十四世紀,戰亂瘟疫籠罩的黑暗時期,返鄉的騎士帶著侍從穿越殘破紛亂的土地,卻遇上了逗留人間的死神,為了拖延死亡的降臨,他答應與死神對弈,迢迢歸鄉路卻也成為思索生存價值的自省之旅。途中,樂觀天真的旅行藝人夫妻、憤世嫉俗的鐵匠和不貞妻子、被視為病亂罪源的受難少女,一一成為見證、挑戰、質疑、堅信的證人與友伴,在黑夜與光明、絕望與希望之間,本片也成為辯證信仰、死亡與存在的傳世經典。

柏格曼曾於自傳中坦承,自己從小就非常畏懼死亡,這樣的恐懼與日俱增,成人之後甚至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,而《第七封印》則可說是他為克服恐懼所踏出的第一步。片中透過騎士、鐵匠、小丑等各個階層的代表,巧妙運用劇團演出的戲中戲,以及死神的具體化再現,展現了柏格曼當時掙扎於理性與神性的思想狀態,篤信智識的騎士與單純虔誠的旅行藝人,也形成嚴苛理性與純真信仰的兩端,讓我們看見柏格曼在兩者之間的拉扯。

「讓我們下完這一盤棋吧!」死神如是說。面對生命的虛無與救贖,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,如何擁有相信上帝的信仰?當人性的自我、自大、自尊面臨最終的審判時,又該如何尋求救贖與解脫?《第七封印》透過與死神直接對話,讓影片成為一再拋出柏格曼對生命最根本的大哉問,而片尾在狂風暴雨的黑暗天際,眾人在隱約模糊的曙光中跳起死亡之舞,對世人而言,鏤刻於銀幕上的不僅僅是影史的經典畫面,更是柏格曼徘徊在光影之間的生命沉思。



處女之泉
處女之泉︱The Virgin Spring︱Jungfrukällan
Ingmar Bergman︱Sweden︱1960︱Swedish/German︱B&W︱35mm︱89min
1960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大獎
1961奧斯卡最佳外語片
改編自13世紀的民俗詩謠,《處女之泉》是柏格曼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故事發生在一個純樸保守的農村中,天真美麗的少女艾琳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,從小備受疼愛與呵護,應父母的要求,她要送蠟燭去教堂。但沒有心防的少女在路上遇到意圖不軌的三個牧羊人,艾琳被強暴且殺害,陪同的女伴和年紀最小的牧羊人親眼看到無辜的生命慘遭殺害。當牧羊人們誤打誤撞借住在艾琳家,艾琳的父親得知真相,盛怒之下殺了他們為女兒報仇。

50-60年代中期,柏格曼拍出了幾部經典作品,本片和《第七封印》、《冬之光》都是柏格曼在此時期屬於天問式的宗教電影。少女的父母對上帝虔誠的信仰,卻換來女兒無辜的犧牲,柏格曼試圖從中探討上帝是否存在、以及人類生存意義的問題。麥斯馮西度所飾演的父親受到喪女的打擊,雖然最後他還是選擇相信上帝,但他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來行使正義與懲罰。電影的背景雖然是古代,但當表現生命的不可預知性,與人們面臨兩難選擇的議題時,卻絲毫不顯過時。

片中的場景與角色性格亦描述了北歐的地理環境,少女的父親表面上看起來嚴肅冷酷,但當他表現對女兒的關愛時,卻依然可見他對生命的熱情與執著。另一方面,《處女之泉》也是柏格曼最詩意的作品之一,導演李安曾說:他從未看過如此安靜卻又如此暴力的電影。大師柏格曼對李安的影響至深。



芬妮與亞歷山大
芬妮與亞歷山大︱Fanny And Alexander︱Fanny och Alexander
Ingmar Bergman︱Sweden︱1982︱Swedish / German / Yiddish / English︱Color︱35mm︱188min
1983威尼斯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
1983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、最佳導演
1984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、最佳攝影、最佳美術、最佳服裝
1984金球獎最佳外語片
1984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攝影
《芬妮與亞歷山大》是柏格曼自1976年因為稅務問題而自我放逐至慕尼黑,多年後又重新回到瑞典後所拍的首部電影,且在拍完本片之後,柏格曼也宣布自影壇退休。雖然此後柏格曼還陸續拍了些電視電影跟執導了許多舞台劇,但許多人視本片為他最好的作品,連柏格曼也說:《芬妮與亞歷山大》是我身為一個電影導演的總和。

電影透過小男孩亞歷山大的眼光呈現他的童年世界。背景設定在20世紀初瑞典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小鎮裡,Ekdahl是個大家族,男女主人奧斯卡和愛蜜一起經營一家劇場,直到奧斯卡突然猝逝,傷心的愛蜜接受了主教愛德華的求婚,帶著芬妮與亞歷山大嫁了過去,但主教嚴厲的教育卻讓亞歷山大飽受責打,身懷六甲的愛蜜於是求助友人帶兩個孩子逃走。主教隨後在火災中喪生,但回到Ekdahl家的亞歷山大,卻似乎逃不過恐怖回憶的糾纏。

《芬妮與亞歷山大》片中包括了50幾個角色,超過上千件的戲服,堪稱是當時製作最龐大的瑞典電影。柏格曼將目光再度回到他所熟悉的劇場、家庭、宗教跟死亡,電影不只是亞歷山大的童年,更融合了柏格曼自己幼年的記憶,他對父親的尊敬與恐懼,對宗教的質疑跟不信任。亞歷山大在父親去世之後一直看到他的鬼魂、甚至與其交談,既可說是鬼魅也可說是幻想,柏格曼將人與上帝和鬼魂間的關係拉近且豐富,讓人對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。



狼的時刻
狼的時刻︱The Hour of The Wolf︱Vargtimmen (med prolog)
Ingmar Bergman︱Sweden︱1968︱Swedish/ Norwegian︱B&W︱35mm︱89min
1969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
1969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
柏格曼唯一的一部恐怖片。繼《假面》(Persona)的巔峰之後,大師接連拍了由麥斯馮西度和麗芙鄔曼主演、關於在遠方島嶼上不同生活情景的三部電影(本片、《羞恥》與《情事》)。當時一起居住在法羅島的麗芙鄔曼與柏格曼,在這三部片的拍攝過程中,也共同經歷了懷孕、生產(小說家琳鄔曼)以及分手等生命大事。

在這部片裡,已是大腹便便的麗芙鄔曼,飾演名畫家麥斯馮西度的妻子,透過她的回憶,我們看到了總是夜不成眠的畫家,在他避居的島嶼上,困於回憶的侵擾與惡魔的糾纏,一步一步陷入意識混亂與精神崩潰的瘋狂境界,終於一去不返的經過。

靈感來自於畫家弗里德(Fridell)一幅關於暗室裡食人族的銅版畫,從原本構想的喜劇,到最後變成創作者自己血淋淋內在的心理剖析。影片中出現的偶戲與弄偶人、回憶中黑暗櫥櫃咬人腳趾的怪物、父親的懲罰與母親的撫慰...都來自於柏格曼真實的童年經歷。而藝術家在惡魔的夢想與妻子的現實之間拉扯,以及刻意呈現出某種病態冷淡的激情性慾(畫家與咬人的男孩,及全裸的女演員),也像是導演疼痛的懺悔與告解。

只有一刻,這部片安靜溫柔了下來,那是傀儡戲「魔笛」音樂響起的時候,柏格曼說,那旋律就像密碼,告訴我們,愛還存在。而就在拍攝偶戲的當天,麗芙鄔曼與柏格曼的女兒誕生了。


以下兩部是柏格曼的「影迷導演」拍出的(向其致敬的)作品。
曼哈頓
曼哈頓︱Manhattan
伍迪.艾倫 Woody Allen︱USA︱1979︱English︱B&W︱35mm︱96min
1980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影片、原著劇本
1980奧斯卡最佳女配角、原著劇本提名
在影片的開場,深愛紐約幾近瘋狂的伍迪.艾倫以他那招牌神經質口氣,一再修飾自己口中的紐約定義,並宣稱無論在什麼季節,紐約只應該存在黑與白兩種顏色,隨著蓋希文(George Gershwin)的音樂節奏跳動。很顯然地,伍迪.艾倫是把銀幕當成信紙,將《曼哈頓》拍成一頁寫給紐約的情書。

故事的主人翁是四十二歲的知名電視台編劇Isaac,他的妻子Jill為了另一個女人與他離婚,而他則開始與十七歲的高校嫩妹Tracey交往。某日Isaac認識了一名新聞記者Mary,兩人從針鋒相對逐漸演變成天雷地火,可惜Mary卻是Isaac的好友Yale的秘密情婦……一群紐約客看似不斷為自己製造一些真實而不必要的神經質困擾,其實是以此逃避面對更棘手、更麻煩的大問題。伍迪.艾倫以本片正式邁入成熟圓滿的高峰期,片中人性思考層面相較以往作品更顯平和寬容,風格調度上也更為揮灑自若。

《曼哈頓》如今已然成為一種品牌,一種生活態度,一種個人美學。事實上,本片可視為伍迪.艾倫「格式化」美國電影中的紐約印象,予以重新定義的指標性作品。例如影集《六人行》中那位性格龜毛嘮叨又與女學生談過戀愛的男主角羅斯,就與Isaac同樣有一個同性戀前妻;又例如《慾望城市》的女主角凱莉老是在新舊愛人間舉棋不定,也與戴安.基頓飾演的Mary在性格上有不少相似之處。至於飾演Tracey的瑪莉.海明威則以羅麗塔式嗓音及充滿層次感的複雜詮釋,成功奠定伍迪.艾倫往後作品裡辨識度極高的「純真金髮妹」形象。值得一提的是,伍迪.艾倫除了在片中透過Isaac之口,公開宣稱柏格曼是當下影壇唯一的天才;個人私生活與片中兩性關係的相互辯證,也與柏格曼透過創作反射、修正、彌補私人情感態度的作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


錫鼓
錫鼓︱The Tin Drum︱Die Blechtrommel
沃克‧雪朗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︱West Germany︱1979︱German︱Color︱35mm︱142min
1979坎城金棕櫚獎
1980奧斯卡最佳外語片
年輕未婚的Anna因為窩藏一名縱火慣犯而生下了Agnes;Agnes長大後與表哥相愛,卻受限近親無法結婚的傳統而另嫁他人,她產下Oscar之後一家三口連同常常來訪的表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。Oscar在三歲生日當天得到了一個錫鼓,卻在無意間撞破母親與表舅的姦情,他決定從此不再長大,永遠維持著97公分的高度。這樣帶著黑色魔幻氣味的傳奇性故事前提,其實只是《錫鼓》的前二十分鐘,在接下來的兩小時裡,觀眾將隨著年紀逐漸增長體型卻再也沒有變化的Oscar見證更多「成年人世界」裡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,經歷更卑劣殘酷的人性試煉。

本片改編自榮獲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小說家葛拉斯(Günter Grass)在1959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,乃為著名「但澤三部曲」(另兩部分別是《貓與老鼠》及《狗年月》)的第一部。葛拉斯透過亦莊亦諧的黑色寓言去描繪為人遺忘的歷史面,傳神地重現德國人厭惡戰爭的心態以及揮之不去的罪惡感,而他也親自參與了這本著作影像化的劇本改編工作。

本片導演雪朗多夫靈活精緻的調度(片中有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),以及音樂(法國配樂家莫里斯.賈爾)、攝影等技術部門的全面到位,皆令人印象深刻。此外,儼然已成影史傳奇的法國編劇大師Jean-Claude Carrière(與布紐爾長期合作)為本片所編寫的劇本,在忠實傳達原著荒誕、諷刺基調之餘,幸而並未被宛如敘事詩般龐雜的鉅著給牽著鼻子走。經過他大刀闊斧的刪減節選,這個劇本被定位成一個充滿超現實色彩的「成長故事」,讓Oscar的傳奇經歷在他成年之際劃上句點,飄散出更豐富曖昧的餘韻,其實這才是《錫鼓》在1979年坎城影展與柯波拉的反戰史詩經典《現代啟示錄》共享最高榮譽金棕櫚獎,隔年又趁勝追擊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致勝關鍵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azing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